炎炎夏日,SPF越高越好?

上星期Lexi的婆婆告訴我一則新聞,說有個5歲小童患有佝僂病,醫生診斷後認為是因為小童自兩歲起每天使用SPF50防曬霜,令他的身體缺乏維他命D,影響骨骼發育。婆婆以為我經常替Lexi塗防曬霜,所以提醒我要小心。

香港人很怕陽光,怕曬黑、怕有雀斑、怕令皮膚老化,更怕皮膚癌。防曬霜已成為大部分女士必備的護膚品,對於寶貝的幼嫩肌膚,媽媽更是著緊,度數低於SPF50的防曬霜根本不會考慮。然而,紫外線UVB有助我們的身體製造維他命D,對骨骼及牙齒健康非常重要。由於食物中的維他命D含量一般不高,主要靠皮膚吸收陽光製造,如果長時間在室內或經常使用防曬用品阻隔紫外線UVB,又沒有服用維他命D補充品,身體便有可能缺乏維他命D,影響磷和鈣吸收,導致佝僂病(Rickets)或軟骨症(Osteomalacia)。

紫外線對人體有害,媽媽當然要保護寶貝的肌膚免受傷害,但是否必定要使用高度數防曬用品則有商榷空間。除了影響身體製造維他命D外,其實防曬用品亦可能含有人體有害的化學物,選購時應留意以下幾點:

  • SPF:SPF越高,保護越高,這是我們都知道的。但SPF後面的數字代表什麼呢?SPF值其實是指抵抗UVB的時間,譬如一般人平均暴露於猛烈陽光下10分鐘會出現曬紅現象,使用SPF15防曬霜後,皮膚免受曬傷的時間可延長15倍,即150分鐘, SPF值越高,理論上皮膚受保護的時間越長。
  • UVA和UVB:紫外線分A、B和C三種,當中UVA和UVB對皮膚有害。UVA令皮膚變黑和老化,UVB則會灼傷皮膚,引致皮膚癌。SPF值只顯示防曬用品抵禦UVB的能力,至於UVA,暫時仍未有國際標準,但日本品牌以PA+、PA++和PA+++顯示產品抵禦UVA的能力,「+」號越多,抵禦UVA的能力越高。
  • 成份:坊間大部分防曬霜都含有毒化學物,被皮膚/身體吸收後可堵塞毛孔、引起過敏,甚至致癌。相信很多媽媽都傾向為寶貝選購有機護理用品,但要注意的是,聲稱「有機」的產品並不一定是優質產品,可能只有一、兩個有機成份。有機認證是信心的保證,其實認證機構也有多個,我自己傾向選擇ECOCERT認可的產品,因為ECOCERT是目前最嚴謹的認證標準之一。

了解SPF、PA和防曬霜的成份後,接著要考慮的問題是,寶寶是否真的需要經常使用高度數防曬霜呢?除了SPF值之外,使用方法亦會影響防曬效果。游泳和流汗均會沖走防曬霜,減低功效,因此進行戶外活動時,不論SPF值高低,都應定時重新塗抹,而且必須均勻地塗抹在皮膚上,方可達至理想的防曬效果。其實進行一般戶外活動時,只要定時重新塗抹,SPF15-25的防曬霜已經足夠,由於SPF值與防曬效果並非正比倍增,SPF30比SPF15只提供約多4%的保護,所以SPF50防曬霜抵禦UVB的能力其實不如想像中多。如果過份倚賴SFP值,以為用了SPF50防曬霜就可放心享受陽光,忽略了重新塗抹,最後反而會曬傷。

那麼在炎炎夏日中,應該如何保護寶貝免受紫外線侵害呢?究竟多少防曬措施才算足夠?每個家庭的考慮都不同,我在這裡分享我的做法,大家研究研究吧!

由於大前提是寶貝需要陽光製造維他命D,所以我平常帶Lexi外出是不會替她塗 防曬用品的,因為一出一入室內地方,其實她接觸到的紫外線有限。如果會長時間在室外活動,如到公園或海灘玩,我會使用SPF25防曬霜(我用的是ECOCERT認證產品),定時重新塗抹,再加一頂闊邊帽子,其實已很足夠。當然,最好都是避免於11:00-15:00陽光最猛烈的時候長時間於室外活動。

最後,如果你的寶貝經常使用高度數SPF防曬霜,必須補充維他命D,確保寶貝的牙齒和骨骼健康發育。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